文明,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,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,需要深耕细作、久久为功。今年以来,肥西县委党校结合工作实际,狠抓落实,多方聚力助推我县文明创建。
聚焦主体责任,文明实践深入人心
明晰责任,强化机制保障。肥西县委党校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,始终坚持“一把手负总责,分管领导具体抓,责任到人,全员参与”的工作推进机制。在校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,利用周三下午集体学习会,周周调度、专题部署,力争任务明确、措施到位、责任到人。由分管宣传的校委委员牵头包联单位定期深入社区,以发现问题、现场反馈、协调解决为原则,及时交办社区,并建立清单上报县创城办,跟踪整改落实,今年以来,已累计开展 15次。
提档升级,美化校园环境。一方面,建设优质“硬环境”,今年以来加大校园基础设施建设,着重加强对于校园围墙、破损路面、房顶及下水管网等修缮,通过公开招标开展学术报告厅智能化信息化改造;抓好日常校园环境维护,强化物业监管,做好校内及门前环境卫生管理,确保校园环境整洁有序。另一方面,提升文明“软环境”,注重人文环境塑造,落成“实事求是”党校校训石,新建校史室,校内主干道旁打造校园文化长廊,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先进典型、文明标语等,营造浓厚创建氛围。
全员参与,开展志愿服务。坚持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,全体教职工齐上阵,用实际行动点亮城市文明志愿红。实现在职党员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100%,建立学校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伍,按照志愿服务要求,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。今年以来,分组定点在仙霞路与巢湖路交口、站前路与金寨路交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服务,截至目前,已组织参加8次,每次7人,达56人次。
聚焦职能优势,文明新风浸润心田
立足主责主业,发挥学员合力。创建文明城市,重中之重在于成风化人、培育新风。党校着力发挥自身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,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员参与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创建的意识与能力。在2021中国•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会期间,组织第四期年轻干部成长实训营开展了“‘苗’绘新肥西 青春我代言”志愿服务活动,学员分成综合协同、品牌推介、宣传报道和后勤服务四个组,制定工作方案,协助对接大会筹备组完成会议相关工作前期准备,重点引导参展人员关注苗交会微信号、苗掌柜app,用实际志愿服务做好苗交会品牌推介,助力擦亮肥西城市名片。
建强支部品牌,传播文明风尚。以党建强合力,着力打造机关支部“党声嘹亮”品牌,深入发挥党校教师理论宣讲的优势,建好队伍、内容、受众三大矩阵,将理想信念教育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等内容融入宣讲,力争宣讲有力度,有深度,有广度,推动文明创建飞入寻常百姓家。2021年以来,党校教师先后参与基层宣讲44场次,受众超3000人次,针对不同群体,结合行业特点,采取灵活多样的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方式,讲好肥西故事,助力创城攻坚。
聚焦包联互动,文明成果共建共享
深化包联机制,常态开展文明创建。主动承担包联牵头责任,对接新港工业园庭湖社区,深入贯彻落实“双报告”制度,并于今年9月签订结对共建协议,通过建立稳定的机制实现与社区同心同行,将结对共建与文明创建有机融合。截至目前,已组织包联社区志愿服务21次,共182人次,志愿者深入包联社区值守,细心巡查路段环境卫生、车辆乱停乱放、乱涂乱画乱张贴等问题,及时帮助清理裸露垃圾,有序摆放共享单车、电动车,耐心劝导文明停车。
紧扣创建为民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。充分发挥党校职能与资源优势,将文明创建与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紧密结合,用心用情用力纾民困、解民忧,把党的初心使命、为民宗旨、群众观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。延伸宣讲触角,坚持每年开展送党课进社区活动,今年校教育长夏明杰为包联社区党员群众讲授《学习百年党史 凝聚奋进力量》专题党课,让党心民心连起来。多形式开展共建,在学雷锋日,组织教职工赴社区开展学雷锋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;“七一”期间,校领导带队赴社区开展“七一”走访慰问活动,看望社区困难党员、留守儿童;了解梦园小区内改造存在的实际困难和群众需求,为小区建造了一座景观凉亭,美化环境的同时切实解决了群众娱乐休闲的实际需要。
文明城市创建事关城市形象,事关百姓福祉,只有起点没有终点。县委党校将一以贯之,绷紧思想之弦,筑牢责任之基,全力以赴继续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实。(程海梅)